免费多视频网站vip会员账号 http://www.jpm.cn/article-123588-1.html

(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

1.种植牙的牙齿缺损修复效果最优,医院、大连锁牙科全流程覆盖保证高成功率

种植牙是指将纯钛的人工牙根植入患者的牙槽骨内,并通过骨整合的方式与牙槽骨结合,然后将基台与上部的人工牙冠连接来完成牙齿修复。主要有单颗种植、多颗种植、全口种植等修复方式。

种植牙手术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常规种植周期约2-3个月。一是术前检查、制定种植治疗方案,二是种植手术阶段,三是修复牙冠。可根据不同的种植周期,分为如下三种情况,(1)常规种植,一般是拔牙后2-3个月进行种植牙齿,主要用于后牙种植;(2)早期种植,拔牙后6-8周后进行;(3)即刻种植,拔牙后立刻种植,主要用于单根牙。

种植牙的修复效果最优。通过比较当前常用的4种牙齿修复方式来看,种植牙具有植入后牙齿稳固、咀嚼功能良好,患者无异物感,且对其他牙齿无损伤,舒适且美观,使用年限达到约10-20年,但是种植牙的修复过程中,对操作医生、设备具有更高的要求,且单颗种植牙的价格较高,患者费用负担较大。

核心种植体价格占比最高。根据市场价格来看,单颗种植体的出厂均价约-元,按在终端的费用占比,种植体(53%)、牙冠(16%)、基台(9%)、修复材料(21%)折算,单颗牙的出厂价约-元,在终端市场价格约-0元。以高端种植牙为例展开分析,假设单颗种植牙终端价格为0元,种植体出厂价约为元计,按照如下终端费用占比,(种植体:牙冠:基台:修复材料:诊疗手术=40%:12%:7%:16%:25%)将种植牙各部分费用分拆折算。

医院、大连锁牙科服务能力强,可全流程覆盖保证种植牙的高成功率。通过对整个口腔医疗机构体系的梳理来看种植牙的选择参考因素,其中,医院、大连锁牙科的医生水平高,技术全面,种植牙系统品牌齐全,能够满足不同患者的种植需求,可提更优异的咬合设计,最大程度来恢复患者的咀嚼能力。

2.七年种植牙数量复合增速达52%,医疗服务机构通过优惠降价拓展新客户群体

高端口腔服务种植、正畸受庞大的市场需求拉动呈现高速增长。以通策医疗为样本分析中高端口腔医疗服务就诊患者治疗结构,牙齿种植、牙齿正畸为口腔服务的核心领域,其中牙齿种植患者在所有就诊患者中占比约为20%。通过口腔细分领域三年平均增速来看;高端口腔服务中的隐形正畸、种植牙的平均增速为34.6%、23.2%。

国内种植牙年使用量达万颗,七年复合增速52%。在年-年,国内种植牙数量由13万颗增长到约为万颗,复合增长率达到51.7%。根据市场价格来看,单颗牙的出厂价约-元,终端市场价格约-0元,种植牙的出厂端市场规模约90-亿元,终端市场规模约-亿元。

医疗服务机构通过优惠降价拓展种植牙客户群体。随着种植牙市场规模的扩大,为进一步促进市场需求的释放,生产企业、医疗服务机构通过成本管控、优惠补贴等手段实现终端价格的下降,医院、医生的推介、广告等来提升客户对种植牙的认知,通过降幅明显的优惠价来吸引客户选择种植牙修复方式。

3.需求端:中国中老年人群总计缺牙数达到22.88亿颗,平均修复治疗率低

人口老龄化加剧,潜在种牙需求不断增长。中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在年已经达到约2.49亿人,占总人口比例17.90%,高龄人口呈现稳定增长趋势。老年人缺牙治疗率大幅上升。随着人口年龄增加,缺牙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其中55岁以上缺牙人口比例高于50%以上,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不断打开种植牙市场空间。

中老年人群平均缺牙数为5.7颗,高龄人口人均缺牙数量9颗,潜在牙齿修复市场需求巨大。据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广东省地区),在35~44岁的中年人群中,平均留牙量为29.88颗,平均缺牙数为2.12颗;在55-64岁的人群中,平均留牙量为26.05颗,平均缺牙数为5.95颗;65岁~74岁的人群中,平均留牙量为22.94颗,平均缺牙数为9.06颗。

中国中老年人群体牙齿治疗率相对较低,可提升空间充足。根据统计情况来看,中国35-44岁中年人群的牙齿治疗率仅为11.6%,未治疗率为89.4%,而美国中年人群的未治疗水平仅为27%;中国65-74岁人群的牙齿治疗率为42.6%,美国该年龄段人群的治疗水平为81.5%,国内老年人群体的治疗率虽然有大幅提升,但是依然有57.4%的人未进行治疗。

总计缺牙数达到22.88亿颗,潜在种植牙市场空间达到亿元。根据35-44岁、55-64岁、65-74岁人群平均缺牙情况来看,全国潜在总计缺牙数量分别为4.39亿颗、9.24亿颗、9.26亿颗,合计达到22.88亿颗。其中,35-44岁、55-64岁、65-74岁人群的牙齿治疗比例分别为11.60%、27.10%、42.60%,以此测算修复牙齿数量为0.51亿颗、2.50亿颗、3.94亿颗;假设种植牙的渗透率分别为10%、5%、1%,测算得到种植牙数量分别为万颗、万颗、万颗,合计万颗。按每颗种植牙1万元的价格估算,潜在市场空间约为亿元。

我们对未来植牙量的预测:未来10年年均复合增速为25%。我们假设到年-年十年间,潜在万颗种植牙需求数量将逐渐释放。预测数据如下:

4.供给端:中国牙医平均种牙渗透率低,政策与口腔医疗服务机构推动改善牙科医生供给

医院利润率位列第二,人力成本占比最高。医院的利润率与人力成本占比指标,医院的人力成本占收入比例最高,达到44.3%,但利润率约为12.5%,位列第二,医院,这表明医院对医生的依赖度大,需要保证相关科室医生的供给以满足医疗服务需求,且口腔科医生的人均盈利高,给医院培养医生、扩张业务提供较大动力。

口腔医疗机构服务遵循就近原则,种植业务依托医生+设备的高端服务能力。通过对公立、医院分类比较来看,医院的服务能力辐射全国外,医院口腔科、连锁医院(诊所)、个体口腔诊所均遵循就近服务原则,服务覆盖约5公里范围。同时,医疗机构需配置高端硬件设施与高水平的医生,才能开展种植、正畸、颌面外科等诊疗服务。高端口腔医疗服务能力的需求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强的连锁医院(诊所)不断发展。

中国人均牙医数量低,平均种牙渗透率低。中国牙医的人均配比率较低。百万人牙医配比率为人左右,欧美发达或中等发达国家百万人牙医配比率为-1人。我国牙医平均年种植牙量不足1颗,而欧洲地区牙医平均年种植牙量超过10颗,巴西牙医平均年种植牙量也超过6颗。中国牙科医生平均种植牙渗透率极低。

政策面持续支持国内口腔医疗行业发展,推动牙科医生供给改善。年以来,国家层面出台一系列口腔医疗相关政策,以促进口腔医疗行业发展,提高人民口腔医疗健康水平。

高度市场化,行业集中度低。年,国内医院口腔科数量达到家,医院家;民营口腔医疗机构总计为家,医院数量为家,大幅超过医院,口腔诊所中单体诊所数量达到家,连锁诊所数量为家。

医院优势明显,盈利能力最高。医院口腔科的平均就诊人次为0.60万人/家,民营口腔诊所的平均就诊人次为0.26万人/家,医院的平均就诊人次为5.39万人/家。医院口腔科的营收能力最强,市场规模达到.29亿元,人均消费.5元;民营口腔诊所的市场规模为.73亿元,人均消费.0元;医院市场规模达.08亿元,人均消费高达.4元。

民营医院发展迅速。年-年,民营医院数量由家增加到家,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7.27%,增长速度不断提高。虽然公立口腔医疗机构受益于医保支付,但市场化程度低,规模扩张缓慢,民营医院数量与增速已经超过医院发展情况。年-年,民营诊所/门诊由5万家增加到8.1万家,数量占比最高。

经济发达地区拥有优质医疗资源与充足的医疗需求,促成高端三甲医院建立。年,全国(不含港澳台)三甲医院数量为33家,其中,华东地区数量最多,医院数量为10家,华北、西南地区分别为6家、5家。具体从省份来看,经济发达的省份三甲医院布局更多。

口腔医疗消费市场结构区域化明显,民营资本涌入经济发达区域。口腔医疗为消费医疗,相比普通医疗而言,拥有更多的消费属性。口腔医疗服务在拥有更大消费能力的一线二线城市发展迅速。22家的民营口腔连锁机构中的10家口腔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布局,其余5家在广东布局,2家在江苏布局。22家口腔机构中有14家的总部位于北京、上海、深圳一线城市,在珠海、成都分别有2家。

口腔机构间的连锁化发展逐渐呈现马太效应。年以后,连锁口腔机构迎来新的增长期。全球化的口腔机构逐渐发掘中国市场,如美奥口腔、马泷齿科等,国内外的口腔医疗机构通过投资并购的多品牌连锁模式实现连锁化发展。其中有8家口腔机构的连锁数量达40家及以上,泰康拜博口腔连锁数量约余家,连锁机构的数量最多;有7家口腔机构的连锁数量在10-20家,其中包括好牙医口腔、可恩口腔、牙博士口腔等。另有,有3家连锁数量在30-40家,有4家连锁数量在20-30家。

口腔行业融资热度依旧。由于我国潜在消费人群基数大,随着国内居民口腔医疗消费的升级,口腔医疗行业的巨大发展空间持续释放,同时,国家层面也出台相应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投资机构纷纷深入布局。

5.产业链:核心种植体由外资垄断,修复材料加速国产渗透,检测设备实现低端替代

通过单颗种植牙的费用占比来看,产业链上游费用占比75%,其中种植体费用占比为40%,修复材料费用占比16%,下游的诊疗手术费用占比25%,估计上游市场空间约6亿元,下游诊疗服务市场空间为亿元。

核心种植体由外资垄断,国产品牌跟随渗透。根据Straumann统计来看,年全球种植牙行业上游的种植体的市场格局中CR5=71%,其中Straumann市占率第一,高达25%。在中国上游种植体的市场中,进口品牌占比约90%以上,国产品牌为10%左右,但是国产品牌不断进行研发、追赶国际领先技术,获批上市的种植体系数量逐渐增多。

外资企业垄断中高端种植体市场,在中低端市场上,进口种植体在技术水平较好、依然有较强的客户黏性。目前国内共有13个国产种植体品牌获批上市,上市产品主要定位在低端市场,医疗机构自主研发的种植体,以自用为主。目前已经有北京莱顿BLB、威高WEGO、江苏创英等企业的品牌已经逐渐获得医疗机构与患者的认可。

口腔修复膜产品打破外资垄断,海奥品牌市占率达10%。国内市场中瑞士盖氏的修复修复膜占比达70%,正海生物的独家海奥口腔修复膜市场占比约10%以上,鉴于临床疗效不劣于进口产品,产品价格远低于进口产品,进口替代空间充足。

国产检测设备CBCT实现低端市场替代,逐渐向中高端市场渗透。长期以来,口腔CT市场由外企垄断。德国卡瓦盛邦、德国西诺德,芬兰普兰梅卡等国际品牌占据国内高端市场,产品质量过硬、售价高昂。国产品牌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已经基本占据低端市场,逐渐向中高端渗透。

6.投资建议及推荐标的

上文我们分析了口腔种植牙板块的现状与发展潜力,我们建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renzhangaxrz.com/xrzxy/12118.html